湖北世运史简介之二
 
                                           
湖北世运的HELA汉口时期

                                          
(国柱 2001-02-06)


    汉口同志会群贤, Nian eraon inaŭguris HELA
    鄂省世运开纪元。 en dudek naŭ jaro - temp' kruela.
    东方呼声明希望, Per Voĉ' el Oriento kaj Espero
    战时中华显中坚。 funkciis ĝi ĉefurbo citadela.

    1924年武昌中华大学和商科大学开设世界语班,并成立武昌世界语学会,其负责人有王东篱、郑方生、杨奎廷等。美国儒特女士在汉口青年会发表"世界语与巴海教"的演说。这些可算作湖北世界语运动的前期。真正大规模而有影响的世界语运动,始于1929年。从那时起,湖北世运经历了HELA(汉口)、VER(武汉)、HEA(湖北)三个时期。
    1929年6月30日,汉口世界语同志会成立,是为湖北世运史中"汉口时期"的开始。汉口世界语同志会的创建者和主要活动家,有方善境、乐嘉煊、肖从云(肖聪)、傅璧城、王任叔(即巴人)、徐豪生、薛诚之、康泰璋等人。1929年11月,汉口同志会发行《光明》(HELA)油印月刊,1929年12月15日(柴诞节),组织更名为汉口世界语学会(Esperanta Asocio en Hankou)。学会成立之初,有会员33人,后来发展到一百多名,其中且有两名外藉会员,他们是日本的Okamura(冈村久米一)和美国的Haddok。
    1930年元月,学会正式发行La Espero(希望)月刊(1930-01/1932-11),每期铅印一千份,在国内外广泛进行交流。汉口世界语学会在推广和传播世界语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开办了"汉口世界语星期学校"、"暑期学校",还建立了"绿星书店"、世界语图书馆、汉口绿星音乐队。使汉口在上海、北京、广州之后成为当时中国世运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方善境、乐嘉煊、肖从云等人在《汉口日报》副刊上开辟《新声》半月刊,主要刊登从世界语译出来的文学作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汉口世界语学会联络全国20多个世界语团体发表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暴行,这是中国世运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的开始。同年,法国世界语活动家Lucien Peraire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宣传世界语。路过汉口,学会欢迎接待。乐嘉煊受其影响,决定徒步全国宣传世界语。他从汉口出发,南下广州,沿福建、浙江北上,后留上海从事世运。
    1932年,方善境等人因组织"汉口无产阶级世界语者联盟"活动而被逮捕,但武汉世界语者仍坚持战斗。汉口世界语学会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坚持了七年(1929-12至1936-10),最后在白色恐怖中被解体。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汉口世界语者派代表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世界语诞生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同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武汉成为全中国抗战的救亡的中心,荟萃了很多知名的世界语者,如叶籁士、乐嘉煊、霍应人、先锡嘉等。参加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由郭沫若任厅长的政治部第三厅的工作。他们复刊了《中国怒吼Ĉinio Hurlas》,开展国际通讯,编印宣传品,用世界语进行抗日战争的国际宣传。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世界语作家绿川英子(Verda Majo)和她的丈夫刘仁到武汉以后,也参加了这一工作。这期间,方面军善境由西安来到武汉,与傅璧城一起,于1938年3月创刊了宣传抗日的世界语刊物《东方呼声Vocxoj el Oriento》(1938/1940),从第二期起,就得到了当时在《新华日报》我作的张企程的大力支持。由于各地世界语者来到武汉的人相当多,中国普罗世界语者联盟武汉分盟也建立起来。武汉一度成为战时中国的世界语运动中心。
    1938年10月26日武汉沦陷,湖北世运史上的第一时期(汉口时期)也告结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