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世运史简介之三
湖北世运的VER武汉时期
(胡国柱2001-03-09)
武汉小组勤耕耘,
Vuhana Esperanto-Rondo kara,
一枝独秀在江城。 loka organizaĵo senkompara,
纵观当年世运史, ĉar en Ĉinio de sesdekaj jaroj,
全协之外竟无伦。 krom ĈEL, jen flor' unika, rara !
1956年,新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在丹麦举行的第4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会后,在全国性的报刊《人民日报》《世界知识》上发表了有关会议的报导和宣传世界语文章;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投身到世界语运动的队伍中来。湖北的世界语运动,在沉寂了二十年之后也开始勃兴。1956年,武汉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祝士刚、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傅铭第和李琅光、王乃仁等人组织过一个世界语自学小组,但不久因成员工作变动或调离武汉而停止了活动。
1957年,李琅光、傅铭第、祝士刚、胡惕非在武汉市东湖集会,商议开展世运活动,后未能果。1960年4月,华中师范学院张丹忱联络胡惕非、祝心勇、李军、祝士刚等成立世界语学习组,积极筹建世界语组织。
1963年4月5日,在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巴南冈的支持下,经文化局批准,武汉市世界语小组Vuhana Esperanto-Rondo (VER)正式成立。这是当时(1949-1979)国内除CxEL之外唯一的正式世界语组织,具有特殊的意义。VER的组长是老世界语者祝士刚,副组长为胡惕非、薛诚之,主要的活动骨干有张丹忱、李军、祝心勇等人。
VER成立之初,只有会员17人,经常积极活动者有七人(祝士刚、胡惕非、薛诚之、张丹忱、李军、祝心勇、熊永寿(后调湘潭大学)),但在三年之后,即已发展到70余人。小组先后在汉口和武昌开办了世界语讲习班,向社会公众举办演讲报告会,在文化俱乐部举办世界语展览,每年举行柴诞纪念活动,在当地报刊上发表文章,均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小组还出版了两份刊物。一份为《武汉世界语者通讯Vuhana
Esperantisto》(1963-65,一说是1964年4月创刊),带有学报性质,发表的研究文章颇有份量,印刷也相当精美,曾铜版刊载过孙国璋前辈的照片。另一份为《Nia
Studo我们的学习》(1963年11月18日创刊,是刊期较短的学习辅导油印刊物,到1966年共出过24期。
1963年全国世协举办了世界语对外宣传工作汇报展览,经国务院批准举行了全国第一次世界语工作会议,陈毅副总理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争取十年内在中国开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的宏伟设想。薛诚之教授代表湖北出席了这次会议。同年秋季,华中师范学院将世界语列入选修课程,配备有兼职世界语教师,成为解放后湖北省最早开世界语课的高等院校。
1966年,VER的活动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湖北世运史上的武汉(VER)时期也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