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世运史简介之七

                                     
     黄石盛会建奇勋

 

胡 国 柱


黄石盛会建奇勋, Ĉinaj esperantistoj ne forgesis

世语国度留美名。 kiam la unuan fojon kongresis

空前纪录任褒贬, en Esperantujo � en urbo Huangshi �

自有绿心作定评。 la justa verda koro tiel pesis

1981年7月25/26日,湖北省世协在黄石举办第二届世界语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的中文名称原为“湖北省世界语协会一九八一年年会”,世界语名称为La 2-a Uko-eska Kunloĝado ,缩写为la 2-a UK de HEA,俗称小UK。会议时间选定在7月25日,一是与第66届国际世界语大会UK重合,二是为了纪念十八年前(1963-07-25)陈毅副总理首创在中国开一次UK的豪迈设想。目的是想促成早日实现陈毅副总理的宏愿。
整个会议的筹备工作一是完全依中国国情事事有书面文件为依据,二是完全按照国际世界语大会Universala Kongreso的格式模拟进行的。成立了以胡国柱同志为首的LKK(大会地方组委会Loka Kongresa Komitato,由黄石世协承担)。LKK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成立了由269人组成的筹备处,在武汉、上海、南京设立了外地联络站,设计了会标,印制了胸卡、请柬、invitilo、通知书,并向UEA主席团和维也纳国际世界语博物馆IEMW寄发了资料。invitilo和通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这是中国世运有史以来全国世界语者第一次大聚会,因此受到各地世界语团体和世界语者的热烈欢迎。报名者非常踊跃,有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054人之多。就在会务筹备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的时候,出现了事先没有料到的情况和曲折。
1981-07-13省市协副理事长夏邦新专程来黄石,与市委、宣传部、科协领导蹉商后,决定年会延期(实际上是取消),理由是“筹备工作不及”,其真实的原因则是对当时“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形势难以估计。根据二十年后解密的档案记录来看,当时夏邦新有一封信件指示大家“绝对不能讲‘领导机关不同意开大会’”。会议延期的紧急通知发出之后。LKK随即解散。胡国柱并被工厂有意在此时派往外地出差。
然而全国各地的世界语者或因未及时收到延期通知,或是虽然收到了通知仍然坚持要来黄石,其中有些老干部老革命的级别超过了当地领导,完全没有理由将这些人拒之市外。这样就不得不还是要接待,决定临时改开《湖北省世界语协会八一年学术座谈会》。胡国柱又被紧急从外地召回黄石。黄石世协又成立了第二个LKK,包括8个组72人。与前一个269人的LKK一样,这些人全都是志愿者,没有任何报酬,却废寝忘食地为大家服务。在全体与会者的通力合作下,大会开得热烈、生气勃勃。来自西安和武汉的同志组成了青年自行车队(juna husaro)赴会,医务工作者世界语者组成了志愿医疗队赴会。在会议前夕,从武汉至黄石的各列火车上,到处是绿星旗、绿星章。从黄石火车站至大会会场几公里的马路上,出现了潮水般的世界语者赴会的壮观场面。会后,世界语者的队伍和旗帜又遍布旅游胜地庐山。与会者年龄最小的为4 岁,年龄最大的为78岁。中国世运的前辈陈世德、王亚朴、李恺良、尤宽仁等都出席了这次盛会。与会者之中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医生、护士、科技工作者、学者、教授和大学校长等,有新婚夫妇、有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和世界语家庭。会议期间举行了世界语者见面会,学习经验交流会,教师世界语者座谈会,科技世
界语工作者座谈会,青年世界语者座谈会,国际世协会员座谈会,学术讲座,文艺节目表演和联欢。这次会议成为中国世运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聚会。也是后来全国世界语大会(1985)和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世界语大会(1986)的预演。国际世协UEA领导人和全国各地许多世界语组织和个人向大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贺电、贺词。黄石世协后来将这次会议报名者的1054个地址铅印成册,成为中国世运史上的第一本《世界语者地址集Adresaro》;并将所有有关资料铅印成《文件汇编》。
会后,国际世协UEA会刊、Heroldo de Esperanto 、中国报道EPĈ、世界La Mondo、中国新闻社都对这次会议作了正面报道。可是,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对于这次会议视而不见。湖北世协内部当时对此也形成不同意见,协会的生命并且因此被非法扼杀了四年(1982-1985)之久。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