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与自愧

— 湖北世协获奖有感

(1999-12-11国柱在HEA第16届年会上的发言摘要)


1999-08-19在第四届全国世界语大会上,湖北世协荣获全国世协颁发的“学术与运动先进集体”奖。这是全国世协成立48年以来首次设立和颁发的奖项。湖北世协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荣获这个全国唯一的先进集体奖,的确非常光荣。奖杯在省世协的例会上与大家见面后,我的感想是,既自豪又自愧。

湖北省世界语运动的历史,若以1929-12-15柴诞节时汉口世界语学会成立为起点,到今年正好是七十年。七十年间,经历了汉口时期、武汉时期(以1963-04-05武汉世界语小组VER成立为标志)和湖北时期(以1979-05-01湖北省世协HEA成立为标志)三个阶段。有许多优秀的世界语者,以极大的热情、无私奉献、前赴后继地投身到EM中来。创造了许多光辉的纪录。大家都熟悉和敬爱的Tikos (方善境)和Jaricx(扬宗琨),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英名,将永远刻在中国世运的丰碑上!



颁奖和得奖,都并非以年龄为唯一的标准,而是要看成绩。正如世界语谚语所说:Kia laboro,tia valoro。回顾湖北世界语者所创造的纪录,使我感到自豪。我以为,湖北世协的条件,在全国来说,是属于较差的。一直处于 sen homo, sen domo, sen mono 的三无状况。然而湖北的世运,无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一直都没有停过。艰苦的条件,更突出地显示出湖北世界语者的首创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湖北世界语者的首创精神,表现在以下这些纪录上:

1.1979-05-01 湖北世协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省级世界语协会。

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历史,若从1909年在上海成立Hxina Esperanto-Asocio(中国世界语会)算起,到今年正好是九十年(注:此前还有更早的记录,但未冠以“中国”)。这九十年时间,若按其特点,又便于记忆,可分为40年、30年、20年。从1909到1949这四十年(其间又可以1931年细分为前后期)的特点是:全国各地有世界语运动,而在首都却没有全国世协。从1949到1979这三十年的特点是:在首都有全国世协CxEL,而地方则(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世界语运动。从1979到1999这二十年,由于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首都既有全国世协和成绩巨大的专业世界语工作,地方上也有蓬勃的世界语运动。把湖北世协的成立摆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理解,才能看出它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一省或一地。如果我们不生搬国史或党史的分期标准,而是以世界语运动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来为中国世运史分期,那么,1979年5月1日,正好是新中国世运史上一个波澜壮阔新时期的开始。

2.1980-10-20/24 湖北省世界语学术讨论会(Simpozio de HEA)在武汉(汉口中山公园)举行。有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世界语者出席,宣读了23篇论文。举办专门的世界语学术会议,这在中国世运史上是头一次。

3.1981-07-25/26湖北省世界语协会在黄石举办八一年年会。这次会议的世界语名称是Uko-eska Kunlogxado,俗称小UK。会议与国际上的第66届大UK同日举行。所有活动全部按国际世界语大会规范组织。目的是想促成早日实现陈毅副总理1963年提出的宏愿:在中国开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这次大会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二百多名世界语者参加。年龄最小者仅4岁,最大者78岁。成为中国世运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聚会。也是后来全国世界语大会(1985)和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世界语大会(1986)的预演。黄石世协为筹办这次会议,先后组建了三个工作小组。市区工作小组由169人组成,下陆地区工作小组由100人组成;座谈会工作小组由72人组成。这些人全部是志愿者,没有任何报酬,却废寝忘食地为大家服务。他们的名单保留至今。有不少人成为现在协会的骨干。事隔多年之后来看这次会议,应该能有较为客观的评价。但在当时引起较大争议,如:把会议的请柬(通知)寄给国际世协主席团成员人手一份,被指责为“违反外事纪律,擅自邀请外宾”。湖北世协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协会的生命被非法扼杀了四年之久(1982-1985)。

4.1981-08 大家知道,柴门霍夫博士在世界语诞生后第二年,曾经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世界语者“Adresaro地址集”,收各国世界语者地址1000个。报名参加湖北世协1981年年会的人达一千多人,这些人的地址,由黄石世协于1981年8月铅印出版成“Adresaro地址集”,共收全国28 省、市、自治区1054个世界语者的地址。是为中国世运中的第一册。

5.湖北世协坚持于每年柴诞召开年会,次数已到第16届(本应为20届,但因1982-1985期间被迫中断),是为全国之最。

6.1984-11-09/15 全国第一届科技世界语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北京、广东、广西、云南、兰州、长春、黄石、中科院世协和武汉科技世界语研究会九家联合发起,有来自全国25省、市、自治区的127人出席。湖北同志承办了这次会议,会前在黄石为陈老Zensto祝八十大寿,定做了世界语大旦糕(有1/4平方米大),上插八十支红烛。

7.1987-07 扬宗琨 (Jaricx)同志以大无畏的勇气,排除万难,只身自费赴华沙出席世界语百年大庆(72届UK),改写了大会正式文件中公布的出席者人数之记录。在国内则是开创了个人自费参加UK的先例。其中的曲折,请参看国柱写的《人传奇,数宗琨》一文。

8.1996-06-30 彭争鸣首创Donghu-a Esperanto-Domo (东湖世界语馆DED),收藏世界语书刊和文物。协会每月在此举行例会,以及夏冬两季的学术讨论会和年会。已坚持三年多。

9.1997 湖北接办Penseo之后,很快将其上网,使之成为国际互联网上第一份中国世界语小刊。

10.1997年彭争鸣成为第一个上网的中国世界语者,开风气之先。

11.创造了从网上参加Seminario 的先例。1997年夏,在DED举行第二届Seminario时,有国外世界语者从网上即时寄来论文参加交流。

12.经常主动安排具有特色的世界语活动,如:纪念Tikos 80 / Hujucz 100 /UEA 90/ Li Naixi 90 /Cxinoj (re)venas 20 周年。并及时向国内外报导。湖北世协纪念UEA九十周年的彩照,是从中国寄去的最早报导,被陈列在国际世协UEA总部。

13.1999年,黄石世协发起徒步跨越亚欧大陆桥活动,元旦从连云港启程,沿线宣传世界语。用了193 天的时间,走完国内段4131公里,到达阿拉山口。

◇湖北世界语者的奉献精神,表现在: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志愿者的方式进行。不但不领报酬,参加者还要作出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奉献。

◇湖北世界语者的奋斗精神,表现在:无论是外部环境多么艰难,也要坚持奋斗。我手头上就带来Cxinson手绘的1974年柴诞节请柬,至今正好二十五年。当时的五名出席者,除Jaricx去世以外,其余的人,全部出席了今天的柴诞纪念会。又比如在1982-1985年省世协被扼杀的非常时期,湖北世协理事会中的多数理事坚持真理,团结广大世界语者,坚持活动,把世运推向全省各地市县,使得省世协终于回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湖北世协的不足之处,在与全国各兄弟省、市、自治区世协的对比中,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对比,使我感到深深的自愧:愧不如人,也愧对这个全国第一次颁发的奖杯。下面就以挂一漏万的方式来作一陈述。

湖北世协最大的毛病就是后劲不足。上述的许多“第一”,都只能算是“最早”,而不是“最好”。一个纪录刚刚出来,很快就被外地同志刷新,后来居上。


广东:广东世协有mono(经费),有 homo(专职工作人员),有 domo (协会办公室,里面有自己的电话、电脑),有带刊号的会刊《绿穗》,有邮政部门认可的专用信封,有自己专用的绿星章,有位于祖国南大门的地理优势,有一批德高望重的世界语老前辈,有一批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中、青年世界语干才,有广泛的海外联系,广东省近年的世界语活动,有声有色,开过中山会议,从化会议…这些,都是令我们望尘莫及的。

广东的世界语小刊 Agadu,也是以志愿者方式进行的,靠全国读者自愿赞助经费。它的版面之活跃,编排之优美,发行和上网之及时,若有全国世界语小刊评奖,Agadu稳获第一。其主编绍基和司库兼 发行者吴汉平女士的工作,堪称一流。
3.内蒙:内蒙世协成立于1979-12-09,与湖北世协同龄,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世协中的 第一家。其工作成绩,见之于1989年出版的《内蒙古世运十年》和1996年出版的《内蒙 古世运十五年》,本月还要出版《内蒙古世运二十年》(这本书还要反映全国各地世运成绩,并不局限本区),内容繁多,不能尽述。对比湖北世协,从来没有出过一次这样的专辑,令人汗颜。内蒙世协的李老总(李森同志),又是中国铁路世协的领导人,为人坦荡,近日刚刚出版了他用十五年时间编写的《世英汉铁路辞典》。他还让辖区内的火车列车广播中都宣传世界语,这恐怕已不只是国家纪录而是世界纪录了吧?

4.西安: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里有立志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语商人”而且是有志者事竟成的王天义。他的办公室,也是西安市世协的办公室,装饰一新,备有三台电脑。他和西安世协的秘书魏驰,两个人都是青年,在这里多年来坚持以世界语为工作语言和生活语言,造成了一个小小的Esperantujo!在商业上和世运上都有很好的成绩。前景未可限量!

5.新疆:中国世界语网友们,没有谁不知道新疆刘晓哲的网页http://solis.163.net(中国绿网)的。虽说是个人办的网站,事实上已经成为公认的中国世界语网上中心。这使我想起敬爱的方老当年在十年动乱中的作为:以一个人的力量,干了本该是由一个组织来完成的工作!

6. 湖南:湖南的骄傲是有毛自赋,身残志坚,为国争光。使中国在失去了苏阿芒之后,又有了享誉国内外的世界语新星,诗人。他现在还是Penseo电子版的编者,干了许多连健康人也难以完成的工作。湖南同志正筹划在明年夏天为他举办一个国际研讨会。在全国第四次世界语大会上,他荣获文学奖。

7.广西:广西有卢纪新。他是世界语诗人,又通音东、美术、摄影,他制作的诗配画展牌,堪称中国世运中的一绝。他宣传世界语,达到了随时随地的程度。说“随地”,还有一个典故:在上海第一次亚洲世界语大会期间 ,他的展牌开始时只能摆在地上展出。但大受欢迎。乃至有人在昏暗中抄录几天。一位老太太甚至打听他的婚姻状况,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8.上海:说到上海,应当介绍有一个以陆文方同志为首的世界语学习小组。陆是长者,组员却多是年轻人。每两个星期集会一次练习世界语口语,风雨无阻地坚持了整整七年,吸引了外国世界语者也去访问。对比之下,我们的次数和成绩,太差远了!

9.山东:这一次全国世界语大会上的教学奖授予了山东大学的刘晓骏,以表彰他多年来在高等学府内坚持开世界语课程。我们的华中师范大学本来是全国最早开课的高校之一。可是现在已经偃旗息鼓了。

10.甘肃:这里有“世界语西瓜”。是黄银宝通过世界语引进的。引进技术、良种和专家。黄银宝生活在小县城泾川,世界语口语却很流利。他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La Mondo上,谈学习经验。练听力,是靠坚持收听世界语广播;练口语,是靠打长途电话,与远方的E友用世界语交谈。他还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0933)3322812,欢迎大家联系。

11.东北:有世界语电台,有东北地区的世界语大会。长春世协、辽宁世协的工作,都很值得学习。赵英文(赵E文)同志用世界语收集地图,很有成绩。

12.北京:力量最强,专业世界语者最多。他们这次不参加评奖。若参赛,会把大奖拿光。

 

在作了这么一番扫描之后,湖北的世界语者们,可以为获奖而高兴,却决不可陶醉,更不可自满。在我的《世界语初级教程》前言里有过这么一首诗,可与诸君共勉:

已到峰颠莫息酣,应知山外还有山。脚下只是新起点,揽月更在天外天。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