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忱:

湖北世界语研讨会十年

 


  1995年,我们酝酿建立东湖世界语馆,湖北省世界语协会也希望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并以此为契机,开拓协会新的活动领域、新的活动形式,;探索世界语运动全新的工作形式。
  协会没有一分钱的资金,没有活动场地,没有设备,没有脱产的工作人员;秘书长彭争鸣提供自己的房子和相应的设施,解决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硬件问题。协会委托他个人具体运作,
  协会从理事长到每个会员都全力以赴,参与工作。
  1995年,东湖世界语馆的成立,试运行一段时间后,1996年正式投入运作。协会决定工作的框架是:
  1) 每月举行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集会;
  2) 每年上半年举行一次重大的学术活动,即每年五一节的“湖北世协研讨会”,以下称“湖北研讨会”。
  3)每年下半年举行一次重大的组织活动――协会年会。
  这的确是一个没有先例的工程,是一个完全自愿奉献基础上的工程。人们说,湖北的世界语者过去一贯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而作出难以想象的事情。的确如此,没有同志们的高度献身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感,没有全体会员的特别的团队精神、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搞起来,更不可能坚持到今天――它的第十周年!
  
  一、世界语科学研究在世界语运动中的作用
  宣传、推广、应用、研究世界语,这是湖北世界语协会从成立的那天提出的任务,当然也应该是以推行世界语为宗旨的世界语协会的任务。世界语的应用和世界语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世界语在社会实践的应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要求得到及时而正确的解决。世界语的语言理论和实践、世界语运动的实践,都要求建立在经过严肃研究的、科学的、正确的基础之上。任何不正确、不科学和未经仔细研究的行为,都对世界语和世界语运动带来很大的灾难。这还因为世界语这个语言孤儿,是经不起这种灾难的。实践-理论-实践,这是世界语和世界语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湖北世协在1979年成立之时,协会几个同志深感社会和语言学家之中,世界语在语言科学里的独立的学科地位,没有被人承认。没有这个社会地位和学科的位置,世界语和世界语运动将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世界语组织、世界语运动、世界语学如果不进入主流社会,成为社会上的不入流的东西,世界语更加会遇到千百倍的困难。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省世协成立的第二年,召开了有全国九个省市世界语专家、教师参加的、学术性很高的世界语学术讨论会;第三年召开了著名的黄石会议。与此同时,1980年中国开始重新实行学术职称,世界语教师或世界语工作者是否应该有自己相应的职称,这就涉及到世界语能否成为正式承认的学科的关键。有关高校没遇到过这类问题,省世协部分同志不得不进行大量工作,甚至还要对付和消除个别世界语“权威”在这方面的负面作用。我们不得不收集中国和国际语言学科的大量事实,向有关单位力争。最后,“世界语不应该有专业职称”的偏见,终因没有道理和没有根据便不再有市场。
  在全国世界语者的共同努力下,世界语的运用和研究被国家承认为正式的专业学科,这样,世界语在学力和人事外语考试中成为外语考试语种之一,便有了合法的依据。
  世界语得到中国政府和社会的承认,只是克服社会偏见,改善世界语和世界语运动的外部环境;但并不能说明世界语从此万事大吉了,也不不能保证世界语不会再次被忽视。世界语运动的社会环境的改善,世界语的研究就应该完成它的唯一任务:研究为实践服务,即为语言实践和世界语运动中的问题,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从而使语言和运动总是在正确的、科学的轨道上进步和发展。
  
  二、研讨会是什么
  世界语的语言发展、世界语运动的成效,成功或失败,取决于诸多因素,例如世界语,这个人世间原本没有的语言,能否被人们接受,这是一个语言上的问题;能够接受,但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同和使用,这又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总之,我们以世界语的推广、运用为主要宗旨的协会、学会,以及真正的世界语的追随者,绿色的吉柯德们,都希望实现柴门霍夫的理想。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有成效的行动、缺乏科学的工作方法、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事情的结果就会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所以,大家来研究,求得到正确的行动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方法,
  这就是世界语的科学研究;大家就这些问题在一起讨论、相互启发和完善,这就是研讨会。
  所以,我们的研讨会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会,而是讨论和研究世界语、世界语运动,讨论和研究如何处理好当前世运中种种问题。这样我们的研讨会,就是经验总结会,是研究对世界语和世界语运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的会,是各抒己见、共同切磋的会。
  真心想搞好世界语运动、而不想劳而无功,甚至辛辛苦苦而帮倒忙的同志,在作奉献的同时,经常多研究些问题,往往会事半功倍。
  有些同志将科学研究和研讨会看得高不可攀,认为只有专家学者、教授才有资格搞研究。其实并非如此。例如,我们各地的世界语活动家、世界语作家、诗人几乎没有一个受过世界语的专业教育,而中国有如凤毛麟角般的、受过高校专业世界语教育的人,他们搞社会的世界语运动,未必能超过我们民间世界语协会的秘书长们,和民间的世界语积极分子们;我们全国一批献身于世界语活动的秘书长们、多年的积极分子们,经过科学上的总结、分析和升华他们的经验,将其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成为科学的、合乎实际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原则,这就是很好的科学研究。
  现在中国世界语传媒中有一些世界语语言水平很高的高级人才,其实本来就是民间的自学者。他们在世界语的创作、世界语语言学的研究上,为世界语扩大夯实文化基础和语言基础,这就是对世界语的实际贡献。
  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我国世界语运动和世界语教学和文学创作,尽管有百余年的长久历史,但过去的运动特点是:偶发性、散发性、突起突落,缺少活动的稳定性和时间的连续性。这完全是外界环境恶劣和艰难生存条件所致。由于上述原因,世界语运动和世界语的研究、经验的积累和研究、规律性的研究和语言上的积累,都缺乏深入的、系统的和科学的总结,这就极大地影响世界语运动的顺利和快速的推广和发展。
  现在,世界语的外部环境有了改善,我们可以不用担心地坐下来研讨我们的事情,我们这些心怀崇高理想、并愿为之竭尽绵力的同志,聚集在这里,就是希望通过全国各地同志的探讨和研究,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世界语和世界语运动脱离散在和偶发的无序状态,形成合作、互补、相互协调、从科学的研讨中形成合力,使中国的世界语运动进入稳定的、更有成效的发展的新时期。
  为一切有志于国际语(语际语)和世界语、世界语运动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同志,提供活动的平台,这就是我们湖北研讨会的宗旨。
  
  三、湖北研讨会十年概况
  此前,我们举行了九次研讨会。我们进行了小小的统计。其中,
  1.湖北世界语研讨会有关小统计:
  
  届 
举行时间
举行地点
参加人数
论文和
专题报告数
附 注
 第一届  1996-08-17/18  东湖世界语馆  33  12  与ILEI合办
 第二届  1997-06-13/14  东湖世界语馆  23  17  与ILEI及EVA合办
 第三届  1998-06-13/14  东湖世界语馆  22  19  与ILEI及EVA合办
 第四届  1999-05-01/02  东湖世界语馆  32  10  
 第五届  2000-05-01/02  省社科活动中心  20  12  
 第六届  2001-05-01/02  省社科活动中心  30  15  
 第七届  2002-05-01/02  省社科活动中心  45  20  
 第八届  2003-05-01/02  省社科活动中心  30  10  
 第九届  2004-05-01/02  省社科活动中心  101  30  
 第十届  2005-05-01/02  省社科活动中心      

  前九届参加者共336人/次。
  论文和专题报告140篇/次
  
  2、研讨会主题和主要内容
  每次研讨会有一定的主题,主题主要有三种类型:
  1)结合当前全国重要的世运重大事件,会议等活动,提出这样的主题也就为对该活动、会议等的了解、准备,也是对他们的支持;
  2)对中国世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等纪念,研究;
  3)世界语新出书籍的首发仪式,旨在鼓励世界语的创作和出版。
  但是,研讨会的论文和专题报告并不紧紧局限于上述主题,研讨会欢迎任何作者的其他任何与世界语有关的研究和专题报告。
  研讨会主题和首发书籍
  
  年 
  届 
  主题 
  首发 
 1996  第一届  La Unua Azia Kongreso de Esperanto
(第一届亚洲世界语大会)
 
 1997  第二届  Reveno de Hongkongo al Patrio
kaj Esperanto en Hongkongo
香港回归和香港世运
 Tikos:《Lerno de Tradukarto》
方善镜:《学译手记》
 1998  第三届  90-a Jubileo de UEA
国际世界语协会成立90周年
 Lidia Chen: 《Trans Maro》
 1999  第四届  20-jara Jubileo de HEA - La unua provincnivela Esperanto-Asocio  
 2000  第五届  50-jara Jubileo de 《El Popola Ĉinio》
《中国报道》杂志五十周年
 《Legendulo Jariĉ》
《人传奇,数宗琨》扬宗琨同志纪念文集
 2001  第六届  Ĉina Esperanto-Movado spegulita en interreto
反映在互联网上的中国世运
 Huang Jun: 《Printempa Kamparo》
黄骏:《春野集》
 2002  第七届  La Okazonga UK en Beijing
迎接北京举行的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Peng Jianjun: 《Manlibro pri Akupunktoj》(Esperanta versio)
彭健君:《针灸穴位手册》(世界语版)
 2003  第八届  Kiel sin prepari por la 89a UK?
如何自我准备参加第89届UK
 Zeng Zaotian(trad): 《Miliarto de Sunzi》
曾昭天世译:《孙子兵法》
Hu Xu: 《30 Lecionoj de Esperanto》
胡旭:《世界语三十课》
Hu Guozhu:《Noveloj de Tang-dinastio》(Esp- versio)
胡国柱:《唐人小说》(世界语版)
 2004  第九届  Loka Esperanto-Movado
地方世界语运动
 Vejdo(Komp):《Kolekto de Leteroj de Tikos》(魏以达编:《方善镜书信集》)
《Kura Akvo》Speciala kajero de 《Fonto》dediĉita al Hu Guozhu
(石成太编《流水》,《Fonto》杂志“胡国柱专集”)
       

  四、研讨会论文和专题报告收入《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CNKI 即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ture)是我国最大的数字化信息的大型数据库,由学术期刊数据库、重要报纸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等组成。这是一个国家级的知识数据库,最广泛、最全面收集和反映了全国相关的知识成果,供全球查询和利用。它在中国各大区和世界各大洲都设有数据中心和镜像站。它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政府机构、学术团体、科研机构、图书馆、高等院校、公司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研讨会的论文进入这个数据库,就走入了中国和世界共享的平台,就进入了国家正式记录和保存的知识库,成为中国重要会议的成果之一。这无论对世界语运动的影响和个人智力创造的转播和长期保存。
  这件工作对中国世界语运动非常重要。世界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中国的语言学界有过什么地位呢?中国十多年前出版了一本大部头的书,搜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八十年代有关语言学的全部论文,但是,人们翻遍全书就是找不到任何关于世界语的文章。这就是说,对后人来说,在这数十年里,中国语言学界似乎没有“世界语”这个东西。不管我们怎么炫耀我们的CXEL也好,EPCX也好,世界语广播也好,高校的世界语教学也好。但是,我们的后人别想通过这本知道有“世界语”这个东西。然而,从今以后,我们和后人就可以在这个国家级的知识库里查到中国世界语活动的历史记录,例如,通过韦山的专题报告《当前中国地方世界语运动状况》,中国今年世界语活动的人和事便一览无余。这一切已经记录在中国的数据库,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我们希望,湖北研讨会和数据库的收集和编辑工作长期继续下去。
  收入《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的论文和专题报告(2002-2004)。
  
  年 
  届 
  作者 
  标题 
 2002-2003  第7-8届
张丹忱
张丹忱
魏以达
刘晓哲
魏以达

胡国鹏
王崇芳
胡国柱
胡国柱
丁 及
丁 及
丁 及
曾亚军
王天义
李国选
戴胜桥
王崇芳
 (含部分以前的论文)
语际语言学与世界语学(1980)
世界语的类型学特征(1987)
试论世界语和英语的词缀体系方式问题(2001)
世界语软件的开发
世界语和英语语序对比研究
试论世界语与英语的时制系统-魏以达;
蔡元培先生世界语活动拾遗王崇芳
会议用语种种
胡国柱 百花园中再增妍——中国诗歌形式成功地进入世界语25周年纪念
中国人出席与报道过的国际世界语大会-胡国柱
浅议世界语的价值
中国世界语运动可持续发展探讨-丁及
反观毛自赋现象-丁及
国内世界语网站综述-曾亚军
用世界语破译中国远古语言
如何开展世界语旅游活动之我见
建立世界语旅游新秩序
会议用语种种(附:国际世界语大会会议过程简介)-王崇芳
 2004  第9届 丁 及
赵广周
韦 山
张丹忱
袁爱林
曾亚军
彭健君
 论国际世界语运动的十大变化
黄鹤楼会议与中国世界语运动的联想
当前中国世界语运动状况
湖北省世界语协会的足迹
试论国际语是解决语言平等问题的唯一途径
再谈中国世界语网站
针灸术语世界语翻译的讨论

  五、湖北研讨会的参加者
  现在正在进行它的第十届,这种规模和内容的会,十年坚持,在中国世运历史上上没有过。我们坚持做到了这件事,是全国各地世界语组织和个人的支持分不开的。他们不远千里而来,带来了个人正规的研究成果,大大的丰富了研讨会内容和质量。这些年来,先后参加湖北世界语研讨会的著名世界语者有:
  北京:李玉萍(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会长),韦山(世界语活动家),李士俊(国际世界语研究院院士),谭秀珠(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长),等;
  呼和浩特:李森(内蒙古世界语协会理事长);
  黑龙江:石成泰(著名世界语作家);
  广东:林力源教授(广东世界语协会理事长),张绍基(世界语作家),吴汉平(《Espernato Ne Estas Nur Lingvo》的译者),刘伟壮、边小玉(世界语活动家);
  四川:古存华(重庆世界语协会副会长)
  新疆:刘晓哲(中国最大的世界语网站版主)
  香港:Bill Mak (香港世界语协会秘书长)
  陕西:王天义(世界语活动家、世界语出版家)
  山西:袁爱林 ……
  湖北著名世界语者:彭争鸣、黄启生、丁及、魏光亮、曾亚军、夏敦诗、胡旭、张丹忱、黄国珍,等等。……
  除国内著名世界语者外,还有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的世界语者参加。
  湖北世界语研讨会在艰难中前进。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存在不少缺点。我们的学术组织工作有待改进,需要做会前细致而耐心的学术组织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有关热点问题的讨论,等等。我们的接待工作也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都有待改进。
  
  (完) 

                                                                             返回目录